近日,西安王女士发现3岁的女儿甜甜手指甲有些异样,起初是一个手指甲凹凸不平、失去光泽,过了一段时间,旁边的指甲也开始有这种情况。家人开始以为是贫血造成的,可带孩子去检测显示并不贫血,也非真菌感染,随后经医生确诊,孩子是患上了“甲营养不良”。
孩子长期咬指甲可能导致指甲形态异常
“指甲是上皮组织的衍生物,健康的指甲呈淡红色且富有光泽。但在门诊,经常会见到很多宝宝的指甲甲面粗糙、分离,或是出现萎缩松脆、部分甲床破坏等情况,这些都给宝宝带来不适,令家长焦虑。”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朱东宁表示,这些都是因为甲营养不良造成的。
朱东宁介绍,指甲的形态和结构的改变,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指甲损害,常累及多个指/趾甲,患者指/趾甲或变薄、浑浊,或变形、易碎,甲面失去光泽,变得粗糙,并常伴有纵嵴(常说的指甲上出现的竖纹)及甲剥离,“有的孩子有长期咬指甲的不良习惯,在得不到干预的情况下会持续较久,导致指甲形态长期异常、停止生长,最后丧失正常形态,难以恢复。”
为什么会出现甲营养不良?朱东宁介绍,甲营养不良由先天性因素和获得性因素造成。先天性因素可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引起;获得性因素或由感染、长期接触某些理化因素、外伤等引起,或因皮肤病并发。如银屑病甲,主要表现为甲凹点,是角化不全的角质层脱落形成的典型凹陷点;湿疹甲往往有横沟、点状凹陷以及白色小点,并常累及多个指甲,甲周皮肤瘙痒感更强;扁平苔藓,则多伴随出现甲萎缩、变小甚至甲缺如。还有一种情况,是近期宝宝如果曾患手足口病,也会出现甲板从甲根处断裂、脱落等营养不良的症状,这是由于病毒复制造成甲母质活动的暂时停滞,引起了甲板营养暂时中断。
此外,朱东宁指出,孩子饮食不均衡,如挑食、偏好零食也会导致营养不均衡,缺乏某些微量元素等,从而出现甲营养不良。
出现甲营养不良要避免外伤及局部刺激
出现甲营养不良,不仅影响美观,且易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。那么,如果出现了甲营养不良,该怎么办?
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杨丽娟提醒,首先要避免刺激。如避免外伤及局部刺激,减少手部与洗涤剂、消毒液等的过度接触,做好日常保护,加强护理。
其次,治疗原发疾病。针对原发病及系统性疾病进行治疗。如手足口病引起的甲营养不良,手足口病痊愈后,在病毒复制因素停止后,甲母质会逐渐恢复自发再生长,甲板可逐渐恢复正常。
再次,注意均衡饮食,加强营养,定期体检,并补充维生素,帮助孩子改掉偏食、厌食及喜好零食的饮食习惯。如在生活中,多吃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,保证肉、蛋、奶等营养摄入,尽量使营养均衡。
杨丽娟强调,一定要帮助纠正孩子咬甲的不良习惯,如咬甲行为顽固,可考虑前往正规医院的儿童保健科等相关科室,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。
总之,当孩子指甲出现营养不良的表现时,需要家长积极查找原因,进行针对性的治疗。 华商报记者 吴洁